花生,作為一種常見的堅果類食物,很多人喜歡在日常生活中作為零食或佐餐食用。但對於糖尿病患者或高血糖、高血脂人群來說,吃花生是否安全、是否有益,一直存在爭議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,花生與血管健康、糖尿病管理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,並且得到了163名血糖專家的證實。
長期以來,人們對花生中的脂肪含量較高存在顧慮。但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,花生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,尤其是單不飽和脂肪酸,對心血管健康有益。它有助於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壞膽固醇),從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更重要的是,花生富含膳食纖維、蛋白質、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以及一些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,如白藜蘆醇、異黃酮等。膳食纖維能夠延緩糖分的吸收,有助於穩定血糖水平。蛋白質則有助於增加飽腹感,控制食慾,對體重管理有益。
163名血糖專家的研究結果顯示,適量食用花生,能夠改善胰島素抵抗,提高胰島素敏感性,從而更好地控制血糖。研究還發現,花生中的白藜蘆醇等植物化學物質,具有抗氧化、抗炎作用,能夠保護血管內皮細胞,改善血管功能,降低血管硬化風險。
然而,專家也強調,食用花生需要注意適量。花生熱量較高,過量食用會導致體重增加,反而不利於血糖控制。一般來說,每天食用20-30克左右的花生即可。同時,選擇原味、無鹽、無糖的花生是關鍵,避免攝入過多的鹽和糖分,以免對血糖和血壓造成不良影響。
對於高血糖、高血脂人群來說,花生並非完全「禁食」之物,而是一種可以在合理膳食框架下適量食用的健康食品。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食用花生,例如,對花生過敏者應避免食用。
總而言之,適量食用花生對血管健康、糖尿病管理有益,但需注意適量、選擇健康的花生種類,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,尤其是對於已經患有高血糖、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來說,更需要謹慎對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