蒸騰的熱氣氤氳,裹挾著米香和甜膩的白糖味,勾勒齣兒時最溫暖的記憶。傳統米發糕和白糖糕,是老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甜蜜存在,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蕾記憶,也寄託著濃濃的親情與鄉愁。
米發糕的製作,看似簡單,實則用心。優質的糯米,需要提前浸泡,充分吸收水分,才能蒸出軟糯Q彈的口感。加入的發酵劑,掌控好比例和時間至關重要,少了會不夠蓬鬆,多了則會帶著酸味。攪拌的過程,更是要耐心細緻,確保米粒均勻裹上糖漿,才能保證每一口都香甜可口。蒸製時,文火慢蒸是關鍵,才能讓米發糕充分膨脹,呈現出誘人的白色肌理。出爐後的米發糕,色澤白潤,口感軟糯,帶著淡淡的米香,咬上一口,甜蜜的滋味在口中蔓延,讓人回味無窮。
白糖糕,與米發糕有著相似的根源,卻也各有千秋。白糖糕的米粒更加細膩,口感更加綿密,甜度也更加分明。與米發糕不同,白糖糕更注重白糖的品質和比例。優質的白糖,才能蒸出細膩柔滑的口感和純正的甜味。在製作過程中,往往還會加入少量的鹼,以中和米漿的酸度,提升口感的層次。蒸製完成後,白糖糕的表面泛著一層誘人的光澤,咬上一口,甜而不膩,入口即化,香甜軟糯,令人愛不釋手。
無論是米發糕還是白糖糕,都不僅僅是一種食物,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。它們是老人口中的經典味道,是家人團聚時的甜蜜點心,更是鄉愁的載體。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,或許我們很少有時間親手製作這些傳統點心,但它們卻永遠銘刻在我們的記憶深處。
如今,每當想起家鄉的味道,我都會忍不住做上一份米發糕或白糖糕,讓那熟悉的米香和甜膩的滋味,在舌尖上重現,感受那份濃濃的親情和鄉愁,感受那份最樸實、最溫暖的甜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