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茄子,一道家常菜,但要想炒得油亮光鮮、不吸油不發黑,卻有不少講究。很多人習慣先熱鍋冷油,然後直接下茄子煸炒,結果炒出來的茄子油膩膩的,顏色也黯淡無光。這其實是炒茄子的一大誤區。大廚們都會告訴你,炒茄子最忌先放油!
那麼,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?關鍵在於「先焯水」。
首先,將茄子洗凈切成你喜歡的形狀,然後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0-15分鐘。這一步的作用,不僅可以防止茄子氧化變黑,還能去除一部分水分,減少茄子後續的吸油量。
接下來,鍋中燒開水,加入少許鹽和幾滴食用油,將茄子焯水1-2分鐘。焯水後的茄子顏色會變得更鮮亮,而且初步定型,在後續的煸炒過程中不容易碎。
焯水後,立刻將茄子撈出,用冷水沖洗乾淨,瀝干水分備用。
現在,終於可以熱鍋冷油了。但是,油溫不需要太高,中火即可。將茄子下鍋,煸炒至表面金黃,再加入蒜末、辣椒等調味料進行翻炒。
很多時候,我們在炒茄子時,喜歡加一些澱粉來增加茄子的粘稠度。大廚建議,可以在焯水時,在鹽水中加入少許澱粉,這樣茄子更容易裹上澱粉,炒出來的茄子口感會更滑嫩。
總結一下,炒茄子的關鍵步驟:切茄子 → 鹽水浸泡(加澱粉可選)→ 焯水(加鹽油)→ 瀝干水分 → 熱鍋冷油 → 煸炒 → 調味。
遵循這個方法,你就能炒出油亮不膩、色澤鮮艷、口感滑嫩的美味茄子!記住,炒茄子最忌先放油,焯水才是王道!